文/小李
二.我不是草莓族!─請相信孩子的能力
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,甚至是體驗過「獨立旅行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不花錢自助旅行」,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旅行,目的地可能是高山、大海,或是探索故鄉,也可能到外地生活……,都可以自己設定,前提是不能依靠親人、朋友的協助。這樣的冒險除了刺激,更能提升心靈深度,思考自我價值。
但你知道嗎? 許多獨立旅行者終其一生,他們的父母都不知道,他們曾經做過多麼瘋狂的事,而且不只一件,當他們瀕臨危險時,也許他們的父母以為孩子正處於安全狀態,而疏於防範。想當然爾,我就是其中一位,我的父母親到現在都還不清楚,我在大學時到底做了什麼? 當然,更不可能知道,我已經上過百嶽(其中一座而已)、走路上太魯閣、走完台灣東半部,甚至妄想將計劃延伸到國外。
為什麼我們會選擇不告訴父母親? 多半是因為會被唱衰、不看好,更可能會被阻擋,而且好玩的是,我們的父母親寧願相信我們辦不到,而不鼓勵我們去做到,所幸為免麻煩,乾脆不告知,也就是所謂的「先斬後奏」。
記得在我第一次上太魯閣時,途中有一家好心人,看見我跟同伴在烈日下,背著行囊,獨自步行,便停下車問我們要不要搭便車? 由於當時我們已經步行約有2、3公里,在體力上已是一大負擔,便答應,在送我們達目的地的路程中,大伙兒開始聊天,開車地是一位母親,後座坐的是都上了大學、高中的孩子,我們聊到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旅行? 聽見那位母親對著她的孩子說:「你們可不要為了好玩這樣做,我不想半夜接到電話,告訴我你們走不動了,叫我載你們回家。」當下,我很想問那位母親:「你如何認定你的孩子,一定做不到,然後向你求救?」,也許很多父母會說:「自己的孩子有幾兩重,我會不清楚?」我想你明白的應該是孩子出生時的體重吧! 你是否知道這些年來,孩子到底學了什麼? 腦袋到底增長了多少? 明白多少是非、道理? 他現在能做什麼? 在做什麼?
「別總是把我當孩子看,我總會長大!」
如果你希望孩子變得成熟、可靠,那是不是應該給他機會證明? 每個人都希冀一輩子能夠遇到一位知己或伯樂,可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,「懷才不遇」是許多人在職場上都會碰到的問題,幾經大浪的父母們一定能明白不被重用的痛苦,及被忽略的無奈,你們能想像,你們的孩子正是用這樣的心態面對你們─「不被認同」,很多父母認定孩子沒有思考能力,認為孩子只要在自己的羽翼下即是安全,試問:「你的羽翼能撐多久?」人總有生老病死,除非你的孩子能跟你同進退;否則你永遠控制不了他。只要是人都不想成為別人的傀儡,不想生活在別人掌控之下,失去自由。
「假使你跟孩子的關係等於你跟父母的關係,其實你的孩子並不難教。」
~給敬愛的爸、媽們